花千万购学区房,却无缘名校?没学区房也能上名校的秘诀都在这里!

作者 / 来源:华商移民

7月份,不仅高考、中考考生和家长在为上大学、高中而忙碌,教育大军中还有幼升小的家长身影在奔波。

 

最近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幼升小的录取结果一次出炉,有不少买了千万学区房的学生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却上不了学区内的“优质小学”,只能选择其他片区的普通小学。这种花了千万只为孩子更好的教育,最后发现落空的情况,让家长们焦虑感倍增。

 

其实在去年北京西城区就发布相关文件表示,在2020年7月31日之后取得该片区房产证的家庭适龄子女入学时,会采用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在今年详细发布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西城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里面就多校划片入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六)自2020年7月31日后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七)自2020年7月31日后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学区房像拆盲盒

 

花了上千万,却不能上心仪的名校,这样很多家长都“抑郁”了。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北京,小学学区房是有鄙视链的,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其中以西城胜德学区房的价格最高最抢手,目前已经涨到快18万的单价,一套50多平的两室房卖千万。

图片136.png 

 

家长们不惜砸钱购置学区房,为了孩子学位问题,挤破头咬着牙买了胜德、月坛等千万学区房,就是为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更好的升学机会。2020年北京中考,西城区、东城区、平谷、海淀区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分别是96.35%、93.56%、85.39%、84.96%。就读了这些片区的学校,也就意味着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挂钩了。

图片161.png 

 

如今政策改革,学区房不再保底名校,而是实行多校划片相邻学区内入学,而且学区内入学人数激增,学位紧张,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多了,只能被调剂,不得不说千万学区房犹如“盲盒”,最终能否上名校,全靠“运气”。

 

狙击高价学区房

 

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教育回归到教书育人,是大势所趋。千万老破小的学区房已经过度赋予了教育价值,让房价居高不下,不断被推高,不仅让家长倍感压力,也助推了楼市的上涨。北京入学新政策就是为了整治学区房乱象,体现了学区房改革的重要导向,通过限制学位和随机分配学区的方式,为学区房降温。

 

如今三胎政策实施,教育资源不均等社会现实,不得不将“防范炒作学区房学位,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尽快落实。为2021年以来,杭州、上海、深圳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打击学区房炒作,包括: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学区房限购加码、建立学区房二手房交易价格参考机制等。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区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另外提出了“全区试点大学区制”,落实“就近入学”要求,按照教育部提倡的多校划片指导原则,在全区范围内试点推行大学区制。

 

上海出台“定向指标到校”政策,将优质的学校资源合理分配到了招生服务区域内的学校,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上优质的学校,将教育资源分配。

 

135.png 

 

 

这些改革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让学区房降温,给二手房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房价下跌,让学区房向真正的价值回归,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教育的公平。

 

哪里是上名校的出路


学区房的教育价值被削弱,没有学区房上不了好学校,有了学区房也不能保证上好学校,这让很多家长更加纠结了:如何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毕竟实现教育均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稀缺,而教育竞争却是越来越激烈的。

 

或者可以跳出惯性思维,选择把学区房的钱,放在规划海外身份上。一是子女利用海外身份能享受和当地孩子一样的国际化教育资源,接轨国际,拓展孩子的视野;二是国外的国际学校接轨英美大学,孩子可以直升本部,接受英美大学教育,留学海外经验和海外身份能让孩子更好适应海外生活,另外学成回国也具有就业竞争力;三是海外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可以低分直通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避开了国内高考大军的激烈竞争,减轻学业压力。

华侨生联考

学区房如今已经不能保证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了,从大的格局来看,提早为自教育规划海外身份,不仅能让孩子享受海外国际化教育资源,还能为孩子的未来多勾画一个人生选项,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热点:

上一篇:

下一篇: